一、选地与整地
玫瑰茄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且向阳的地块。选好地后,在种植前要进行深耕,深度约为 25 – 30 厘米,将土壤整细耙平。同时,可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 1500 – 2000 千克作为基肥,以提高土壤肥力,为玫瑰茄生长提供充足养分。
二、播种育苗
(一)种子处理
玫瑰茄种子外壳坚硬,播种前需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。可将种子放入 50 – 55℃的温水中浸泡 10 – 15 分钟,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,再用湿布包裹,置于 25 – 30℃的环境中催芽,每天用清水冲洗 1 次,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。
(二)播种时间
一般在春季 3 – 4 月进行播种较为适宜,此时气温逐渐回升,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。
(三)播种方法
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式。直播时,按照行距 1 – 1.2 米、株距 0.8 – 1 米的规格进行点播,每穴播 3 – 4 粒种子,播后覆盖 2 – 3 厘米厚的细土。育苗移栽则先在苗床上进行播种育苗,待幼苗长至 10 – 15 厘米高时,再移栽到大田,移栽时要注意保护根系,避免损伤。
三、田间管理
(一)间苗与定苗
在幼苗长出 3 – 4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,去除弱苗、病苗和过密苗,保留健壮的幼苗。当幼苗长至 10 – 15 厘米高时进行定苗,按照预定的株行距确定每株的位置,保证植株分布均匀,有利于通风透光和养分吸收。
(二)中耕除草
玫瑰茄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一般在幼苗期、生长期和开花前分别进行 1 次中耕。中耕深度不宜过深,以 5 – 8 厘米为宜,避免损伤根系。同时,结合中耕清除田间杂草,防止杂草与玫瑰茄争夺养分、水分和阳光。
(三)施肥管理
玫瑰茄生长需肥量大,除了基肥外,还应适时追肥。在幼苗期,可追施稀薄的氮肥,每亩施尿素 5 – 8 千克,促进幼苗生长。在生长期,每亩施复合肥 15 – 20 千克,以满足植株对氮、磷、钾等多种养分的需求。在开花前,增施磷钾肥,每亩施过磷酸钙 10 – 15 千克、氯化钾 5 – 8 千克,可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。施肥时应注意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根系,可在植株周围开沟施入,然后覆土浇水。
(四)水分管理
玫瑰茄耐旱怕涝,在生长前期,需水量较少,可适当控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即可。在生长中后期,尤其是开花结果期,需水量较大,要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含水量在 60% – 70%。但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,避免田间积水导致根系腐烂。
四、病虫害防治
(一)病害防治
玫瑰茄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、炭疽病等。对于根腐病,要注意排水,避免土壤过湿,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灌根防治。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百菌清、代森锰锌等药剂,每隔 7 – 10 天喷 1 次,连续喷 2 – 3 次。
(二)虫害防治
主要虫害有蚜虫、棉铃虫等。蚜虫可用吡虫啉、啶虫脒等杀虫剂喷雾防治。棉铃虫可在幼虫期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进行防治,注意要在幼虫 3 龄前施药,以提高防治效果。
五、采收
玫瑰茄一般在秋季 11 – 12 月,当果实颜色由绿转红且饱满时即可采收。采收时可人工采摘或使用机械采收,采收后要及时晾晒,去除杂质,待果实干燥后妥善保存。
原创文章,作者:粥粥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obaike.com/13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