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光照因素
(一)强光暴晒
白掌喜半阴环境,若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,叶片易受灼伤,从而出现发黄、焦边甚至干枯现象。强光会使叶片水分过度蒸发,细胞受损,叶绿素遭到破坏。表现为叶片边缘先出现焦黄,随后向叶片内部蔓延,严重时整片叶子干枯卷曲。
(二)光照不足
相反,若白掌长期处于阴暗环境,缺乏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,叶片也会发黄。光合作用受阻导致叶片无法合成足够的叶绿素和养分,叶片颜色逐渐变淡发黄,新叶生长缓慢且瘦弱,老叶则可能逐渐干枯脱落。
二、温度影响
(一)低温冻害
白掌不耐寒,当环境温度低于 10℃时,植株生长受抑制,叶片易遭受冻害。低温会使细胞内水分结冰,冰晶刺破细胞壁,导致叶片组织受损。初期叶片可能呈现水渍状,随后逐渐发黄、干枯,严重时整株死亡。
(二)高温危害
夏季高温超过 35℃时,白掌生长会受到不利影响。高温使植株呼吸作用增强,消耗大量养分,同时水分蒸发过快,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,叶片就会因缺水而发黄焦边。叶片边缘先出现干枯,然后向中间发展,叶片变得脆硬。
三、浇水缘由
(一)浇水过多
白掌虽喜湿润,但不耐积水。浇水过多会使土壤透气性变差,根部缺氧,进而引发烂根。烂根后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输送给叶片,导致叶片发黄、下垂、焦边干枯。表现为新叶生长缓慢,老叶逐渐发黄,严重时整株萎靡不振。
(二)浇水过少
若长期未给白掌浇水,土壤过于干燥,植株缺水,叶片会因水分不足而出现发黄、干枯现象。首先是叶片边缘和叶尖开始发黄干枯,随后整片叶子逐渐失去光泽,变得脆硬易折。
四、施肥问题
(一)施肥过量
过度施肥,尤其是施用浓肥或未腐熟的有机肥,会导致土壤中肥料浓度过高,产生肥害。肥害会使根部细胞失水,造成烧根现象。根部受损后无法为叶片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,叶片会迅速发黄、焦边,严重时叶片脱落,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亡。
(二)施肥不足
白掌生长需要定期施肥补充养分。若长期施肥不足,土壤肥力匮乏,叶片因缺乏氮、磷、钾等必要元素而发黄。新叶生长缓慢且颜色浅淡,老叶逐渐变黄干枯,叶片整体变小变薄,植株生长瘦弱,开花减少或不开花。
五、土壤状况
(一)土壤板结
长期未换盆或使用不当的土壤,可能导致土壤板结。板结的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差,根部呼吸不畅,难以吸收水分和养分。这会使白掌生长不良,叶片发黄、焦边干枯。植株生长缓慢,根系发育不良,甚至可能出现根系外露现象。
(二)土壤酸碱度不适
白掌适宜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。若土壤过酸或过碱,会影响某些营养元素的有效性,导致植株缺素而出现叶片发黄等症状。例如,土壤偏碱性时,铁、锰等元素不易被吸收,易引起叶片黄化,先从新叶开始,叶脉仍为绿色,叶肉逐渐变黄。
六、病虫害侵袭
(一)病害影响
白掌常见病害如叶斑病、炭疽病等会导致叶片出现病斑,病斑逐渐扩大,使叶片发黄、干枯。叶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,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状,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;炭疽病病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,中央灰白色,边缘褐色,严重时叶片枯死。
(二)虫害危害
介壳虫、红蜘蛛等虫害会吸食白掌叶片的汁液,导致叶片失绿发黄、焦边干枯。介壳虫常附着在叶片背面和茎干上,形成白色或褐色的蜡质外壳,不易清除;红蜘蛛则在叶片背面结网,受害叶片表面出现密集的小黄点,随后逐渐变为灰白色,严重时叶片脱落。
原创文章,作者:了了无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obaike.com/14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