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鸡冠花叶斑病
叶斑病是鸡冠花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。
发病症状: 发病初期,鸡冠花叶片上会出现褐色的小斑点,随着病情的发展,这些小斑点会逐渐扩大,形成不规则的病斑,病斑的颜色也会逐渐加深,变为深褐色或黑色。严重时,病斑会相互融合,导致叶片枯黄、脱落。
发病原因: 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,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的滋生和传播。此外,种植密度过大、通风不良、植株生长衰弱等情况也会增加叶斑病的发病几率。
防治方法: 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,合理控制种植密度,保证植株间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。及时清除病叶、病株,并集中烧毁。发病初期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,如多菌灵、百菌清等进行喷雾防治,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和频率进行操作。
二、鸡冠花炭疽病
炭疽病同样对鸡冠花的生长危害较大。
发病症状: 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,病斑初期为红褐色,边缘有一圈黄色的晕圈。随着病情发展,病斑中央会变为灰白色,上面还会出现一些黑色的小点,这些小点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。病情严重时,叶片会大量枯萎。
发病原因: 也是由真菌侵染所致,温暖湿润且通风不畅的环境容易诱发此病。另外,氮肥施用过多,导致植株生长过于旺而组织柔弱,也会加大发病风险。
防治方法: 加强田间管理,均衡施肥,避免偏施氮肥。注意排水,降低田间湿度。一旦发现病株,立即清除。在发病初期可使用炭疽福美、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,每隔 7 – 10 天喷一次,连续喷 2 – 3 次。
三、鸡冠花根腐病
根腐病主要危害鸡冠花的根部。
发病症状: 植株的根部会逐渐腐烂,初期可能只是部分根系变色、变软,随着病情加重,整个根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,变得黑褐色且腐烂发臭。地上部分则表现为叶片发黄、枯萎,生长缓慢,严重时植株会死亡。
发病原因: 多是由于土壤积水、透气性差,使得根部长期处于缺氧状态,从而利于根腐病菌的滋生。另外,连作、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过多也会引发此病。
防治方法: 选择排水良好、透气性强的土壤进行种植。避免连作,实行轮作制度。在浇水时要合理控制水量,避免积水。一旦发现根腐病植株,要及时将其拔除,并对病株周围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,可选用福尔马林等药剂进行浇灌消毒。
四、鸡冠花蚜虫
蚜虫是鸡冠花常见的害虫之一。
发病症状: 蚜虫多聚集在鸡冠花的叶片背面、嫩梢、花蕾等部位,吸食植株的汁液。受害叶片会出现卷曲、变形的现象,嫩梢生长受阻,花蕾不能正常开放,严重影响鸡冠花的观赏价值。
发病原因: 蚜虫繁殖能力极强,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会大量滋生。周围环境中有蚜虫源,且鸡冠花生长的环境通风不良、植株生长茂密等情况都容易吸引蚜虫侵害。
防治方法: 可利用蚜虫的趋黄性,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捕。也可以选用吡虫啉、啶虫脒等化学药剂进行喷雾防治,注意按照规定浓度使用,避免药害。同时,加强田间管理,保证通风透光,及时修剪过密的枝叶。
五、鸡冠花红蜘蛛
红蜘蛛也是鸡冠花生长过程中需警惕的害虫。
具体症状: 红蜘蛛主要在叶片背面活动,它们用口器刺入叶片组织,吸食汁液。受害叶片会出现灰白色的小点,随着时间推移,小点会增多并连成一片,使叶片呈现出灰白色至黄褐色,严重时叶片会干枯脱落。
发病原因: 高温干旱的环境有利于红蜘蛛的繁殖和活动。另外,种植环境通风不良、植株缺水等情况也会促使红蜘蛛的侵害。
防治方法: 加强灌溉管理,保持植株水分充足,避免干旱环境。改善种植环境的通风条件。发现红蜘蛛危害时,可选用阿维菌素、哒螨灵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,一般每隔 7 天左右喷一次,连续喷 2 – 3 次,确保将红蜘蛛彻底消灭。
通过对鸡冠花常见病虫害的了解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,能极大地提高鸡冠花的生长质量,使其更好地展现出自身的观赏价值。
原创文章,作者:粥粥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obaike.com/5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