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种植时间
绿苋菜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热性较强。一般来说,春季与秋季是较为适宜的种植季节。春季在气温稳定回升到 15℃以上时即可播种,多在 3 – 4 月进行。秋季则可在 8 – 9 月种植,此时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利于绿苋菜的生长发育,且避开了夏季高温暴晒与冬季严寒,能让绿苋菜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长,保障其品质与产量。
二、种植方法
(一)选地与整地
选择地势平坦、排灌方便、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。苋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但以偏碱性土壤为佳。播种前先深耕土地,深度约 20 – 30 厘米,将土块耙碎,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。然后施足基肥,每亩可施用腐熟有机肥 2000 – 3000 千克、过磷酸钙 30 – 50 千克,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,整细耙平后作畦,畦宽 1.2 – 1.5 米,长度根据地块实际情况而定,以便于管理和灌溉。
(二)播种
绿苋菜种子细小,播种前可先进行催芽处理。将种子用温水浸泡 4 – 6 小时,捞出后用湿布包好,放在 25 – 30℃的环境中催芽,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。播种方式有条播和撒播两种。条播时,在畦面上按行距 20 – 30 厘米开浅沟,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然后覆土 1 – 2 厘米并稍加镇压;撒播则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,然后用耙子轻轻耙一遍,使种子与土壤混合,再覆土镇压。播种量一般每亩为 0.5 – 1 千克,根据种子发芽率和种植密度要求适当调整。
(三)田间管理
间苗与定苗:当幼苗长出 2 – 3 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,拔除过密、弱小和畸形的幼苗,保持株距 3 – 5 厘米。4 – 5 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,并按照行距 20 – 30 厘米、株距 15 – 20 厘米进行定苗,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。
浇水与施肥:绿苋菜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,应保持土壤湿润。一般在幼苗期每隔 3 – 5 天浇一次水,生长旺盛期每天浇一次水,遇高温干旱天气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。施肥应遵循 “勤施薄施” 的原则。在幼苗期结合浇水追施一次稀薄的氮肥,每亩施尿素 5 – 10 千克,促进幼苗生长。定苗后每隔 7 – 10 天追施一次复合肥,每亩施 15 – 20 千克,以满足植株生长对养分的需求。在采收前 7 – 10 天停止施肥,以免影响品质。
中耕除草:绿苋菜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疏松土壤,促进根系发育,防止杂草与苋菜争夺养分、水分和阳光。中耕宜浅,以免损伤根系,一般在幼苗期和生长前期进行 2 – 3 次。
(四)病虫害防治
绿苋菜常见的病害有白锈病、炭疽病等,虫害主要有蚜虫、菜青虫等。对于病害,可通过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密植、加强通风透光、及时排水等降低发病率。发病初期可选用多菌灵、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,每隔 7 – 10 天喷一次,连续喷 2 – 3 次。对于虫害,可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悬挂黄板诱杀蚜虫,人工捕捉菜青虫等。也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吡虫啉、氯氰菊酯等进行喷雾防治,注意在采收前 10 – 15 天禁止使用农药,以确保食品安全。
(五)采收
绿苋菜生长迅速,一般播种后 30 – 40 天即可开始采收。可根据市场需求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分批采收。采收时,用剪刀在植株基部留 5 – 10 厘米剪断,以促进侧枝萌发,便于多次采收。每次采收后及时浇水施肥,补充植株养分消耗,促进后续生长。
原创文章,作者:了了无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aobaike.com/769.html